• 一文看懂自然砂和機制砂的

    作者:河南祥瑞機器

    發布時間:2019-07-26

    地球的賜予是神圣而美好的,且行且珍惜。

    導語

    在砂石骨料行業,自然砂和機制砂是一對離不開的話題。大家都知道,它們在市場上的價格大有不同,但這兩者本質上有什么區別與聯系,各自又有什么優缺點,可能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。

    就這一問題,小編為大家揭開地球母親的神秘面紗,希望各位老板對自家的產品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。為了便于理解,我會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來展示。

    自然砂從何而來

    首先不論是自然砂還是機制砂,都是由巖石而來,因此第一步,是要認識巖石。簡單來說,巖石分為三大類,火成巖、變質巖和沉積巖。

    火成巖

    像我們常常提到的玄武巖、花崗巖、輝綠巖等,屬于火成巖,由巖漿冷卻而形成。

    杏仁狀玄武巖(圖片來自網絡)

    二長花崗巖(圖片來自網絡)

    變質巖

    片麻巖、大理巖等,屬于變質巖,在地下經過高溫高壓形成。

    大理巖原石(圖片來自網絡)

    沉積巖

    砂巖、石灰巖、白云巖等,則屬于沉積巖,在河流或海洋的作用下沉淀而成,因此也有人叫做水成巖。

    石林(由石灰巖形成的喀斯特地貌)

    長石石英砂巖(圖片來自網絡)

    三大類巖石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相互轉化,既然今天要講河道自然砂,那咱就從沉積巖展開。

    自然的力量

    巖石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堅硬無比的,為了將它破碎,可是費盡心思,什么顎破圓錐反擊破,球磨棒磨制砂機,三段一閉,除塵水洗,可謂八十二般兵器,樣樣都上。

    SCH5000多缸液壓圓錐破碎機

    MYPL630立軸式沖擊破碎機

    廣漢時產1000t鵝卵石生產線(由四川明宇盛達承建)

    然鵝,在自然界中,它可就沒那么剛了,在千萬年的歷程中,要經過地球內動力和外動力作用。

    如地殼運動造成的擠壓,或者高溫熔巖等稱之為內動力作用。

    地球內動力作用(滄海桑田,地震火山)

    外動力,就是各種日曬風吹,沖刷雨淋等,我們也叫做風化。(風化作用定義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巖石、礦物與大氣、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生物理、化學變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積物的全過程。)

    丹霞地貌(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紅砂巖,由流水侵蝕而成)

    因此,巖石在河流中被搬運打磨的過程,就可以看作是一種運動中的風化作用。

    從河流的上游到下游,巖石體積逐漸減小,且棱角漸漸磨平,越來越圓潤,這也是鵝卵石的成因。隨著沖刷的進行,體積還會進一步減小,形成自然砂。

    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,其實包含了物理和化學作用。

    河流中的物理化學作用

    眾所周知,巖石是由礦物組成。以花崗巖為例(包含原生礦物的種類較多),含有石英、長石、角閃石、云母、輝石等,還包含副礦物磁鐵礦、榍石、鋯石、磷灰石、電氣石,螢石等。大家不用記,只需知道它們能接受風化的程度大不一樣即可。

    正交偏光顯微鏡下花崗巖礦物結構

    其中,石英和長石是其中較為抗風化的礦物,又尤以石英為代表。

    物理作用

    前期已經歷過原地風化后,其中質地較為疏松的部分直接被河流沖走,特別是棱角較為突出的地方(較慢,以數百年到數萬年計)。

    河流的物理搬運作用

    化學作用

    化學作用:礦石直接緩慢溶解,或者與流水中存在的酸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后溶解(十分緩慢,數萬年以上)。

    礦物的化學沉積分異作用(據普斯托瓦洛夫,1954)

    我們可以想象,物理作用多發生在前期(上游),尤其對剛從山上沖下的巨石起主導作用。而化學作用貫穿整個沖刷過程,又特別以后期(中下游)起主導作用。因而,自然砂的形成主要是化學作用的結果(物理破碎直接成砂極少)!!

    指導意義

    知道以上對咱們砂石人有什么指導意義呢?別急,接著往下聊。

    化學作用最大的意義就是能夠嚴格分選礦物。前面提到,在構成巖石的眾多礦物中,石英和長石是最穩定、最抗風化的,那么在經歷河流逐級風化后,能堅持到最后,成為砂子大小而不溶于水的,也就幾乎只剩下石英和長石,或者加上一些被沖刷破碎的次穩定礦物(一般在中期),而其他礦物(如副礦等)可能還在鵝卵石中就已經溶解了。

    自然砂特寫(礦物組成、粒型)

    另外,流水對礦石上萬年的打磨,使得其外觀粒型也變得更圓潤,更加接近建設所需的立方體型。

    所以說,大自然賜予我們的,是硬度最高、抗風化和抗化學侵蝕能力最強、粒型也最圓潤的砂。

    自然砂和機制砂

    我們再回到機制砂,機械破碎相當于只有物理作用,不管什么礦物,最終都會被制成砂子。我們熟知的花崗巖可以說在砂石骨料中,強度和抗風化都能稱得上頂級,可是就算由它制出的砂,也不能和自然砂媲美。

    機制砂(圖片轉載自網絡)

    機制砂優勢何在

    機制砂相比自然砂,也并非無一長處。在混凝土配置中,粒型圓潤只是對外型的一方面要求,還要多棱角、形成多面體,相互之間才能更好承力,使得混凝土整體強度得到提升。這一點上,機制砂得到的棱角狀產品更多。其次,機制砂對產品的級配可控。在生產過程中,可以通過調整制砂機破碎方式和轉速來控制砂子細度模數,從而可得到更為完整的級配,這是自然砂無法辦到的。

    具有連續級配的機制砂(圖片轉載自網絡)

    綜上,我們認識到自然砂與機制砂各有優劣勢:自然砂分選好、強度高、抗風化和化學侵蝕能力強、粒型圓潤;機制砂多棱角多面、可連續完整級配。

    因此,二者各有千秋,但相較之下,自然砂的優勢更加突出,尤其是河流沖刷后期,長石被風化后,形成了SiO2含量超過90%的天然石英砂,更是精品中的精品。

    最后

    在這里,感謝大地母親的饋贈,創造人類的同時也貢獻了最寶貴的禮物,讓我們在今天能夠有如此高度的發展。我們也會以越來合理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,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!

    謝謝品讀,由于地質的復雜性,文中結論均不為絕對,但適用于絕大多數情況。另外,限于小編水平,如有不正確之處,歡迎留言指出。

    點擊藍字

    關注我們

    聯系我們

    欄目:新聞中心

    文章地址: https://www.csir.com.cn/news-zsj/zsj.html

    咨詢反饋
    掃碼關注

    微信客服

    返回頂部
    www.sao